12月20日,由中國石油流通協會主辦,協會專家委員會承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一帶一路能源貿易與發展研究中心協辦的“乙醇汽油”專題座談會在京順利召開。協會會長邸建凱、秘書長王文瀾,專家委員會主任董秀成、秘書長孫仁金、副秘書長馬鄭瑋及其他專家30余人參加本次會議。
邸建凱會長致辭中指出,在全球發展綠色能源的背景下, 我國將在2020年實現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目前,行業在部分地區試點乙醇汽油推廣的過程中,出現諸多問題亟待解決。為此,本次會議邀請石油企業及相關研究機構的專家共同探討我國乙醇汽油發展現狀,剖析其中存在的問題,為乙醇汽油的推廣使用和行業的穩步發展建言獻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會上,來自中國石油潤滑油公司蘭州潤滑油研究開發中心的劉泉山就乙醇汽油汽車專用潤滑油及乙醇汽油添加劑為題作了發言。他指出,乙醇汽油的融水性、腐蝕性、橡膠相容性問題需要油品供應商和汽車制造商共同完成。對于乙醇汽油的不穩定問題,他建議在乙醇汽油中應強制要求加入汽油清凈劑,并規范乙醇汽油添加劑使用標準。另外,在《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的落地方面,他從立法、財稅等角度也提出了較為詳細的建議方案。
中海石油煉化有限責任公司姜博分享了乙醇汽油推廣工作中的一些見聞和思考。如一些試點地區的政府監管力度不足,市場上仍有非乙醇汽油銷售。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的生產企業分布不均,部分地區商家的采購物流和時間成本相對較高。另外煤制乙醇、進口乙醇對市場會造成沖擊,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并進行監管。天津市在乙醇汽油調配中心的建設方面,兼顧了民營企業對于乙醇汽油推廣的參與,天津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鑒性。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王利寧對乙醇汽油的市場潛力與競爭力進行分析。他指出,短期內,乙醇燃料的發展主要靠政策支持,但長期發展仍要依靠技術進步。他在汽車消費總量變化的基礎上推測,若2020年實現乙醇汽油全覆蓋,我國乙醇燃料的供應將會不足,市場將有較大進口需求,但2025年后自給能力將會顯著增強。
在互動研討階段,部分代表從企業經營管理的現實出發,反饋了消費者對乙醇汽油的接受度、對汽車發動機使用影響的困惑。從經營者的角度表達了對乙醇汽油未來產能、經濟性、市場發展前景等問題的擔憂。
與會代表與專家還就乙醇汽油的資源分配與市場開放、生產技術展望、國家政策與法規等影響乙醇汽油發展的問題進行了熱烈探討,并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